兩岸物流,淘寶貨運,大陸代購,淘寶購物|兩岸電商物流貨運 TaoBao淘寶|天貓商品購物代購

電商十年,最大的變數是迎合經濟規律的商業規則。

這可能是丁磊聊網易最多的一次。
在新一期的《十年二十人》中,很少接受採訪的丁磊成為吳曉波頻道的座上賓,儘管問題點到為止,丁磊還是回答了很多外界看不懂的疑問,比如網易為何不投資做生態,網易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以及丁磊如何看待過去十年中一個又一個的互聯網風口……
丁磊回答的核心思想是“專注自己熟悉的領域”,扎扎實實,不追風口。但電商可能是一個“例外”,畢竟丁磊自己都坦言說“如果沒有跨境電商,網易是不會碰電商的”。
過去十年是電商行業風雲際會的黃金時代,網易趕上的卻是一輛“末班車”,直到2014年前後才正式發力電商,網易考拉又偏偏成為國內電商格局中最大的變數之一。
“十年”是一個很好的話題,擅長內容生意的吳曉波自然深諳於此,可對電商從業者來說,過去的十年恐怕並不輕鬆。
普通電商從業者的十年

雷哥(化名)是我的大學好友,家住杭州的他在二十六七歲的年紀就已經過上了令人豔羨的生活,住著200多平的豪宅,開著賊拉風的特斯拉Model S,同時經營著多家網店。
其實雷哥在剛剛讀高中的時候就開始接觸電商。那時候爸媽開了家淘寶店,雷哥放學後就幫忙做做客服,有時候還要麻煩班裏的同學們幫忙刷單,暑假更是身兼多職,美工、運營、物流等等,愣是幫爸媽的店鋪沖上了皇冠,還請來兩三個親戚幫忙打理,接下來雷哥家幾乎所有有來往的親戚都幹上了電商的買賣。
在大學認識雷哥的時候,他家在淘寶的店鋪已經交給了一位親戚經營,自己家註冊了一個小公司和兩三個商標,這時候京東和天貓成為雷哥家的“主場”。
按照雷哥的說法,他們家在諸暨有五六家生產襪子的作坊,然後貼上牌子放在京東和天貓的平臺上賣。生意也開始正規起來,除了五六個人的客服,還招了幾個大學生負責店鋪的運營、文案和推廣。
雷哥畢業後沒有找工作,直接回家接手了電商這個家族事業。作為一名全職的電商從業者,雷哥的圈子一下子大了起來,開始經常參加一些電商運營的活動,也見識了很多很玩法。
直播剛火起來的時候,雷哥也招了幾個小網紅幫忙賣貨,微信電商處於浪尖的當口,雷哥也嘗試過去開店。“別人做什麼,我就跟著做什麼”,雷哥相信跟著趨勢玩准沒錯。
最近一次見雷哥是5月底,一見面就向我展示他加入的各種電商群,入群門檻是給群主發199元的紅包,且不定時有“大神”分享電商經驗。雷哥的N個199元並沒有白花,至少接觸到了拼多多這個新物種。
在拼多多上,雷哥開始變得“雞賊”起來,一邊把淘寶店裏的貨拿到拼多多來賣,一邊做起來“代理”的勾當,瞅准一家銷量不錯的店鋪,貨源直接從這家店鋪出,只是價格上要貴一些。
我問雷哥這種模式行得通嗎,“我一下子開50家店鋪,展示的時候是50:1,總有人覺得貴的才好啊。”
當然雷哥也有焦慮,“京東開始扶持幾家頭部店鋪,我這種小牌子早就沒了生存空間,網易考拉這種自營為主的電商平臺又沒有薅羊毛的機會,而且鬼知道拼多多什麼時候會像淘寶一樣嚴打啊,到時候真的沒得玩咯。”
十年時間,雷哥家是電商崛起的既得利益者,也曾想過品牌化、網紅化的出路,可最終又回到了低價鋪量的老路上。
電商江湖的持續性動盪

我想,雷哥一定不是個例,早在2016年的時候,淘寶上的賣家就超過1000萬,活躍賣家300多萬,而這只是阿裏一家的數據。
在杭州這個電商之都裏,諸如雷哥之類的電商賣家足以寫一部電商從業者的底層物語。而底層電商從業者的搖擺,又恰恰折射了行業端的動盪,至少可以歸結出下麵幾個端倪:

  • 流水的電商新貴


十年前的淘寶還沒有加上“萬能”的稱號,收購了卓越網的亞馬遜還有機會和淘寶抗衡,而賣掉了卓越網的陳年開啟了VANCL的新征程。那時候的京東剛剛被徐新的今日資本看上,當當網的李國慶可能還沒有把劉強東放在眼裏,騰訊對於電商領域還充滿信心……
有趣的是,除了淘寶和京東,幾乎所有誕生在2010年前的電商新貴都失去了色彩,今天活躍在電商舞臺上的新貴們,拼多多起步於2015年,網易考拉始於2014年,網易的另一個電商平臺嚴選開始於2015年。
期間並非沒有佼佼者出現,只是大多數沒能堅持到今天,而和曾經的新貴們一起隕落的,還有大批敢於嘗鮮、敢於冒險的普通從業者。
不同的是,平臺逐漸被忘記,電商從業者在忙著轉換陣地。

  • 迭代的商業模式


淘寶是C2C的代名詞,也是21世紀初電商的主旋律,京東是B2C裏面的傑出代表,2010年後逐漸步入正軌,如今又出現了網易等新一批從自營入手的電商玩家。和舞臺上的輪番登場有幾分相似,舞臺下的商業模式也在不斷迭代。
商業模式的迭代映射了電商的三個階段:

1.C2C是電商草莽發展的階段,賣的最好的是兩百塊的LV、三百塊的勞力士……人們對網購還不適應,習慣性找一個試錯成本低的品類,本身就知道是“假貨”,心理預期是和真貨有多像;

2.B2C的大行其道,預示著電商進入了標品時代,3C數碼、化妝品、國際大品牌等等,產品高度標準化,價格高度透明,不僅要買真貨,還要比線下便宜;

3.某種程度上說,自營電商是衝動性消費的產物,服裝、箱包、鞋帽、飾品、化妝品等,多一件不嫌多,少一件也不嫌少,幾乎形象刻畫了網易考拉等跨境電商的品類和核心受眾。

 

  • 輪換的流量風


電商領域從來都不缺少創新,十年前淘寶還沒有普及的時候,七星視頻購物就講出了支付和零售結合的故事,大意是這樣的:支付可以為零售提供擴充邊界的手段,且零售的管道和資源都離不開支付,還可以幫助零售商挖掘用戶消費偏好。
今天流行的新零售、無界零售等,何嘗不是同一個邏輯?
有些不幸,七星購物隨著電視購物的泡沫一同破裂,也被證實電視購物這個流量入口不可靠,但電商對於流量入口的癡迷才剛剛開始。
先是團購的興起,試圖將互聯網流量輸送給線下,並上演了一場“百團大戰”,隨後興起的O2O有著同樣的思路,即便是一小撮固定的流量,也成了垂直電商平臺眼中的藍海。
就好像雷哥也在感慨沒有流量的電商是做不下去的,行業內更是不乏這種論斷,可總覺得哪里出了問題,在風口論最盛的2010年前後,卻至今沒有誕生任何一家百億美金的電商平臺。
北大的邱淩雲教授對電商的本質有著一陣見血的解釋:“一是對經濟規律的熟知,二是對人性的洞察。”鑽研學術的邱教授是電商行業的旁觀者,對電商的見解卻很通透,沒有什麼事情能違背經濟發展的規律,也沒有任何用戶行為能夠跳出人性的範疇。
電商領域的一個個風口,要麼是對經濟規律的誤判,要麼曲解了用戶需求,要麼是有人故意在興風作浪,畢竟當局者迷。
“做了斷”並沒有出現

在電商領域被封神的黃若老師可能就是一個當局者,曾經對2014年的電商江湖做出了這樣的論斷:該贏的贏了,該輸的輸了,該掙的掙了,該賠的賠了。過去那些年大家對於電商的探討,今年基本做個了斷,塵埃落定。
這裏並沒有diss黃若老師的意思,而是觀察電商的視角出了偏差,黃若老師在2014年的判斷是站在IPO的角度上的,“上市是一個分水嶺,存活下來的公司可能會越來越強大,規模、資金鏈、品牌知名度、影響力蒸蒸日上;其他公司可能會越來越困難。”
至少可以看到,黃若老師高估了資本的價值,忽略了本質的經濟規律和人性洞察。
丁磊和黃崢算是為數不多的“旁觀者”,網易考拉和拼多多這兩個電商格局的最大變數正是出自二人之手。即將IPO的拼多多逐漸演化成一家現象級公司,為何在阿裏、京東都在摒棄廉價符號的時候,拼多多得以後發爭先?
原因也不難解釋,阿裏、京東、蘇寧等在2015年也開始到農村刷牆,但剛剛觸網的五六線城市用戶對於電商還處於低成本試錯的階段,阿裏、京東等成熟且為一二三線城市用戶量身定制的模式,在這些地區還是有門檻的。
拼多多找到了拼團這一快速挖掘流量的捷徑,九塊九包郵的低成本恰其滿足了“電商新一代”對性價比的苛求。
據傳丁磊和黃崢在MSN時代就已經是好友,丁磊也是黃崢的天使投資人之一,但當網易進軍電商的時候卻走了和拼多多相反的方向。
無論是網易考拉、網易嚴選還是味央,瞄準的都是“電商的老一代”,很多人是電商的常客,只是傳統的電商已經不能滿足其消費升級的訴求。
網易和拼多多看似站在了電商的對立面,其實是押注了不同的經濟規律和不同的目標人群。
正如很多電商創業者喊出來的口號:儘管阿裏和京東成了電商市場的雙子星,但我們還有機會成為電商第三極。
可衝刺電商第三極的先天條件是什麼呢?在流量、資源上和阿裏們拼刺刀並不現實,唯一的途徑或許就是在經濟規律和人性洞察上彎道超車。
而從電商的進化趨勢來看,似乎從不缺少變數:

  • 從低效到高效


“萬能的淘寶”有10億種以上的商品,可這是否是件好事還很難講,比如電商這個名詞已經讓位給零售,競爭的核心變成了效率。
京東、阿裏、亞馬遜、蘇寧等玩家的著力點是物流效率,網易、拼多多抓住的其實是選擇效率,前者以精選和品質降低用戶的選擇門檻,後者借助拼團的形式降低了用戶做決斷的時間,相信還會有更多提升效率的手段出現。

  • 從產品到服務


用戶正變得越來越挑剔,電商平臺的應對之策就是從管道方轉變為服務方,比如淘寶、京東等電商APP上加入了迎合用戶興趣的內容,在商品推薦上採用了千人千面的演算法,比拼的不只是品類的豐富與否,還有服務的滿意度。
就好像小紅書的崛起是個意外,服務上還有很多值得嘗試的方向。

  • 從入口到鏈條


電商平臺以往的競爭是佔領入口,典型的就是一直試圖用社交流量哺育電商的騰訊,但最終和阿裏有機會對抗的卻也在物流上下苦功夫的京東。
而就近幾年流行的趨勢來看,網易考拉工廠店、小米有品等已經滲透到了工廠端,介入到工廠的選品、生產、品牌等,電商或已進化成產業鏈的競爭。

  • 從線上到線下


很多年前就出現了線上線下融合的說法,歷史經驗證明,線上的流量越來越貴,像雷哥那樣的底層玩家只能選擇性放棄,而大的平臺廠商則開始採用線上線下混搭的形式,手機廠商就是例證。
可以預見的是,線上線下的競爭將超越零和遊戲,最終不再區分線上和線下,這也將是一種經濟現象。

  • 從工具到基建


阿裏研究院將電商的發展歸結為四個階段,即工具、管道、基礎設施和經濟體,至於電商是否已經進化到經濟體的階段我不敢苟同。
但電商作為基礎設施已是不爭的事實,成為滲透到生產、運輸到消費的一張網,也勢必會出現全球化、C2B等更為廣泛的電商形態。
一言以蔽之,過去十年中電商平臺存在無窮的變數,未來十年恐怕將繼續“動盪”,缺少的是順勢而為的勇氣。
當然,這裏的順勢不是跟潮流追風口,而是篤定經濟發展和用戶訴求的必然規律。
就如同在同行們追求低成本的時候,京東經營的是看起來很難盈利的物流;在對手們押注平臺化的時候,網易選擇的是品質度的回歸,向上改變市場觀念,拼多多繼續下挖流量紅利和利潤空間。
電商發展了十多個年頭,撈快錢的時代早已經結束,流量的天花板也早已出現,最大的變數還是迎合經濟規律的商業規則。(本文首發鈦媒體

作者:Alter

蝦皮購物衝24h擴倉 團隊明年底翻倍

undefined

(蝦皮購物22日公布最新成效數據,甫上線的「蝦皮24h」購物中心月化訂單超過30萬筆,相較試營運期間成長10倍,24小時配達率更超過9成。(圖取自蝦皮商城網站shopee.tw/shopee24h))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2日電)蝦皮購物今天公布,甫上線的「蝦皮24h」購物中心月化訂單超過30萬筆,相較試營運期間成長10倍,「蝦皮24h」團隊預計年底前翻倍成長,並因應訂單快速增長,持續擴張倉儲規模。

蝦皮購物今天公布最新成效數據,甫上線的「蝦皮24h」購物中心月化訂單超過30萬筆,相較試營運期間成長10倍,24小時配達率更超過9成,已網羅包含舒潔、幫寶適、飛利浦、樂事、L'oreal、ASUS等品牌,更將持續招攬更多國際品牌進駐。

蝦皮購物指出,全站下載用戶數突破1500萬件次,超商取貨件數更突破2000萬件次,穩坐台灣電商龍頭。

蝦皮購物亞太區首席營運長馮時欽今天表示,蝦皮購物快速反應市場,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讓用戶非短暫使用,而是真正產生黏著度,穩坐台灣最大電商,也很看好台灣市場的成長潛力。

蝦皮購物商業營運總監楊晨欣指出,「蝦皮24h」團隊預計年底前翻倍成長,台灣人力將由目前約600人,擴充至明年底的1500人,並因應訂單快速成長,持續擴張倉儲規模,預計今年7、8月擴增萬坪倉儲空間,看好「蝦皮24h」購物中心每月將持續以雙位數成長。

此外,針對市場傳聞「蝦皮拍賣在印尼陷入泥沼、台灣要再燒錢機會也不大」,楊晨欣今天回應,「純屬臆測,印尼還是成長快速的國家」。馮時欽也指出,蝦皮花很多時間做免運,現在不繼續布局不符合邏輯,認為台灣市場很重要,成長空間也大。

但他指出,蝦皮在菲律賓有計劃做自己的物流部隊,印尼也著手開始,台灣的效率很高目前沒有這類計畫,現階段仍以平台為主,但不代表以後不會做。

另外,商店街今天不約而同公布數據指出,全站物件數再創新高點,正式衝破2.5億物件、開店店家數更直逼10萬家店,個人賣場今年的母親節活動檔期與去年同期相比,訂單筆數成長14.3倍、訂單交易總金額成長9.6倍之多,商店街今年首季成交金額就已達120億元,超商取貨件次單月也超過1100萬次,居台灣行動賣場第一。

商店街個人賣場營運長黃淑琳表示,個人賣場在2018年首季交易總金額直逼120億元,即使3月起開始調整運費補貼門檻後,業績仍持續穩健成長中;尤其在這波為期4週母親節活動檔期,以賣家端商品價格折扣搭配平台行銷大活動的雙重優惠,讓個人賣場的交易總金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成長9.6倍,同時帶動更多賣家進駐個人賣場,全站物件數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增加了一億件。(編輯:李信寬)1070522

蝦皮母公司Sea募資5.75億美元 加強在台投資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19日電)蝦皮母公司Sea集團今天宣布完成可轉債募資,發行規模從最初的4億美元(約新台幣121億元)增加到5.75億美元,並宣示在台灣加大投資力道,提升電商和電競國際競爭力。

Sea集團台灣區負責人黃大維表示,Sea集團2010年就在台灣開展創業,在這8年的穩健成長下,旗下電商品牌蝦皮購物以及遊戲品牌Garena在台灣已經成為近千人員工的大家庭。

黃大維形容,台灣是Sea集團的「起家厝」,Sea集團會繼續秉持給予使用者最卓越體驗和促進產業升級的理念,不斷投入資源輔導在地中小型商家、培育優秀的電競選手,並且積極配合政府新南向計畫,協助台灣品牌前進東南亞。

黃大維說,Sea集團未來將在台灣建置完善的物流倉儲系統,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並持續創新蝦皮購物產品介面,讓台灣的買家和賣家享受優質的電子商務體驗,同時提升台灣電商及電競產業鏈的國際競爭力。

來自新加坡的網路公司Sea集團日前公布2018年第1季財報,旗下子公司蝦皮購物在台灣及東南亞6國成交金額(GMV)達19億美元,季增23%,年增199.5%,持續強勁成長。

為積極搶占市場,今年第1季蝦皮購物整體行銷費用達1.272億美元,年增177.1%;今年第1季行銷費用占成交金額比例為6.6%,低於2017年第4季8.5%、去年同期7.1%。(編輯:林興盟)1070619

618年中大促銷 陸官方:不得先漲價再打折

618年中大促銷 陸官方:不得先漲價再打折

(中央社台北9日電)就在「618年中大促」於網購平台如火如荼進行之際,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昨天舉行專案會議,當面警告出席的12家電商業者負責人,不得因促銷降低品質,不得先漲價再打折。

「618年中大促」由京東商城原創,近年來發展成為大陸電商的年度促銷重要時段,影響力僅次於「雙11」購物節。今年自6月1日展開後,目前又在大陸網路掀起一波購物熱潮。

人民網報導,國家市場局8日召開618網路集中促銷活動行政指導座談會,邀集12家大陸主要電商負責人,當面要求他們要強化「第一責任人」意識,不得因促銷降低商品品質,藉機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自覺遵守促銷訊息規範和促銷廣告規範,不得對商品和服務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和表示。

國家市場局還當面警告業者不得發布虛假廣告,不得先漲價再打折,不得虛報特價攬客,實施有價無貨的欺詐行為;禁止採用虛構交易、成交量或者虛假用戶評價等虛抬商譽的方式進行促銷。

此外,前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整治辦相關負責人也在會中通報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要求。

據報導,昨天有京東、阿里巴巴、蘇寧易購、國美在線、當當網、網易考拉、貝貝網、唯品會等12家網路交易平台相關負責人出席座談會。

大陸去年雙11購物節雖然創下驚人的銷售數字,但網路退款率、投訴量也同創新高;許多消費者指控電商平台存在先漲價後打折、虛假廣告、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亂象。(編輯:楊昇儒/繆宗翰)1070609

資料來源:618年中大促銷 陸官方:不得先漲價再打折

兩岸網民瘋雙11 台湊熱鬧陸民囤台貨

電商物流

(中央社記者陳家倫台北10日電)

雙11倒數碰上星期五,是老天對上班族的厚愛,小慈與小宇情侶檔下班後將緊盯淘寶、京東搶優惠;對大陸民眾來說,也是囤購台灣商品好時機,業者觀察,其中以面膜、糕點最搶手。

雙11雖然於11月11日才正式登場,但經過幾年的商業炒作,大陸電商業者從1日起就開始推出促銷活動,並將買氣熱度一路延續到雙12。根據京東統計,1日促銷活動上線後,短短1小時下單金額就突破合新台幣185 億元。

起源於中國大陸的雙11,台灣雖非主戰場,卻具相當戰略地位,不少大陸業者認為,台灣是他們邁向國際化「小試身手」的第一站。在淘寶開店的阿偉表示,台灣人對品質、服務要求高,這些交易經驗對未來服務國際顧客很有幫助。


以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來說,2012年就正式進入台灣,2013年陸續推出國際轉運,並提供超商取貨服務。至於京東,也在今年6月打通了JD.COM主站到包括港台在內的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物流。

小慈與小宇小倆口時常逛淘寶和京東,一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往購物車丟,卻不急著馬上結帳,而是等折扣、降價時才付錢。小慈在1日的雙11促銷上線後,立刻結清了淘寶上的一批購買清單,商品已在廣州發往台灣的路上。

小慈的第一批戰利品是調味瓶罐、牛排餐板、短靴、桌巾。她說,選擇到淘寶購物是因為相同的東西價格比在台灣的網購平台還要便宜,且大陸物流發達,5至7 天就可以收到貨品。

她以這次購買的調味瓶罐為例,在台灣網購平台一組大約要新台幣2000元,但淘寶加上運費算一算只要1000多元。小宇也搭著雙11的優惠買了衣服、鞋子、家用品,情侶檔加一加共掃貨3000多元。

至於許多大陸民眾來說,雙11也是搶購台灣商品的好時機。京東的台灣館就羅列了在大陸市場發燒的台灣商品,包括面膜、零食、筆記型電腦等,有面膜品牌推出買滿人民幣199元減50元優惠,等於打了7.5折。

從事跨境電商的樂利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施凱文長年往來兩岸,將台灣商品引進大陸電商平台,公司在上海、台北都設有辦事處。他觀察,雙11期間最受對岸民眾歡迎的台灣商品就是零食、糕餅以及美妝品。

他分析,就零食和糕餅來說,雙11接近過年,大陸民眾可以趁優惠囤一些當伴手禮。另外,儘管日、韓美妝品質也不錯,但大陸和台灣都使用中文,無形間拉近了大陸民眾對台灣商品的好感與距離感。

施凱文表示,從近3年大陸市場在雙11對台灣商品的反應來看,每年業績都可成長3成,今年估計也差不多。此外,受陸客來台自由行影響,陸客對台灣商品體驗更全面,接受品類更多元,且回購率高,對拉抬電商業績幫助大。1061110

undefined

資料來源:兩岸網民瘋雙11 台湊熱鬧陸民囤台貨

 

Home